
没有成都户籍按日配资炒股,子女如何在成都上学?
\n10月11日,川观新闻记者从成都市教育局获悉,今年4月以来,为了更好地保障来蓉就业居住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成都市进一步优化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入学政策,结合区域学龄人口变化及学位情况,在新津、大邑、蒲江率先试点实施随迁子女“零门槛”入学。
\n截至目前,已实现新津区“即时读”169人、大邑县“随时入学”499人、蒲江县“随时读”66人。
\n优化入学条件
\n从“有门槛”变为“低门槛”“零门槛”
\n4月1日是随迁子女入学申请的第一天,来自达州市的外来务工人员邓先生一早就到新津区教育局为孩子办理入学事项。当了解到邓先生资料不齐后,该局按照新政策为其办理了入学登记,并告知他7月会有一所公办学校通知报名。如今,他家孩子已经在新津区顺利就学。
\n其实,在改革前,随迁子女入学需家长同时符合合法稳定居住满6个月以上、合法稳定就业满6个月以上的条件。如不符合政策,就无法就读成都的公办学校。
\n改革后,三个区县纷纷放宽入学门槛,明确只需家长提供《四川省居住证》、《劳动合同》或营业执照或连续半年缴纳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任意一项证明材料即可。同时,积极探索“零门槛”,对暂时没有取得上述任何一项材料的,家长也可进行线下申请,教育行政部门“容缺办理”。
\n政策落地短短1个多月,新津、大邑、蒲江就登记了随迁子女2298名。
\n优化申办程序
\n从“集中办”变为“来就办”“随时办”
\n另外,此次成都市试点的优化升级版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入学政策,还体现在申办程序的优化方面。
\n周其平是在蒲江县工作的外地人,今年他就实实在在感受到了升级版政策的温暖。当时,因为一些个人原因,他错过了随迁子女入学“集中办理”时间,但为了不耽误孩子上学,蒲江县教育局仍统筹安排了他的孩子就读公办学校。
\n在改革前,随迁子女入学需在每年4月1日至4月30日集中在“成都市随迁子女就学服务管理平台”线上申请,对于有特殊需要或不熟悉网络操作的申请人开放到属地教育行政部门线下申请、现场办理。改革后,三个区县创新实行“集中办理+随时办理”相结合的方式,除“集中办理”时段外,家长可以随时到教育行政部门线下申请,极大地满足非集中时段迁入或临时申请的需求。其中,大邑县还探索随迁子女资格“一次审核全学段贯通”,凡是已享受随迁子女政策统一安排就学的学生,无论幼升小、小升初、初升高,均不再提交申请,享受与户籍地学生同等升学待遇,已有1037名随迁子女享受该政策。
\n今年4月实施以来,新津、大邑、蒲江共采取“随时办理”的方式帮助279名随迁子女入学。
\n优化就读方式
\n从“秋季读”变为“即时读”“随时读”
\n“本来以为要等到秋季开学,没想到一去办就解决了,我也能在蒲江安心创业了。”梁小丽是到蒲江的自主创业者,今年在她前去当地教育局了解随迁子女就学政策后不久,她的孩子被安排到盐道街小学蒲江校区就读。
\n在改革前,成都市对符合申请条件的随迁子女,由所在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学位,在秋季统一入学。但这一安排,难以满足随迁子女及时就读的需要。
\n在改革后,三个试点区县对符合申请条件的随迁子女,完成相关申办程序后,由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学位,可随时通过插班形式就地就近到公办学校就读。此外,蒲江县还突出“父母在哪儿上班、孩子就可在哪儿入学”,在优先安排公办学校外,尊重家长意愿,统筹协调民办学校学位,更好满足外来就业创业人员子女教育需求。
\n原标题:成都三区县试点随迁子女“零门槛”入学
\n\n\n按日配资炒股
常盈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